![](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内在要求,为提高产业素质,调整产业结构,从而调整供给结构和总量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总和。由于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调节力度比较弱,而产业结构以及相关联的供给结构,又是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变量。因此,必须由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来进行调节。
词条
国家产业政策
释义
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内在要求,为提高产业素质,调整产业结构,从而调整供给结构和总量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总和。由于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调节力度比较弱,而产业结构以及相关联的供给结构,又是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经济变量。
构成
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
作用
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概念相关
基本构成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
各类产业政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形成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基本作用
☆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制止部分行业盲目扩张
☆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国家产业政策
☆提升产业素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产业政策
目录类
☆ 《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
☆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计委令第6号,1997年12月31日) (已废止)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令第7号,1997年12月31日) (已废止)
☆《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国家经贸委、国家发展计划委、外经贸部令第18号,2000年6月16日)(已废止)
☆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国家发展计划委、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2000年8月31日) (已废止)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令第24号,2004年11月30日)(已废止)
限制淘汰
☆ 《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国家经贸委令第14号,1999年8月9日) (已废止)
☆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国家经贸委令第6号,1999年1月22日) (已废止)
☆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 (国家经贸委令第16号,1999年12月30日) (已废止)
☆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三批)(国家经贸委令第32号,2002年6月2日) (已废止)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
行业类
☆ 《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2002年11月30日,原国家经贸委令第43号)
☆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4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令第8号)
☆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2005年7月8日,国家发改委令第35号)
☆ 出台了水泥、电解铝、焦炭、电石、铁合金、煤炭、铜冶炼、钨锡锑等行业产业政策
☆ 出台了电石、铁合金、焦化、电解金属锰、铜冶炼等行业的准入条件。
政策热点
1、西部大开发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6号,2004年3月11日)
☆ 《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渝委发[2001]26号,2001年9月)
第一条:就是对设立在我市的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各种经济成份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从2001年至2010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非公经济发展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2005年2月19日)
☆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
☆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利益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
☆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
3、循环经济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2005年7月2日)
☆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 要目标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
☆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能源[2005]2517号,2005年11月29日)
提出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水能等六个领域的88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系统设备/装备制造项目
对于《目录》中具备规模化推广利用的项目,国务院相关部门将制定和完善技术研发、项目示范、财政税收、产品价格、市场销售和进出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4、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2011年3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2011年第9号令,以下简称《目录(2011年本)》),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了调整,对外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年本="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第21号令)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文,2005年12月2日)
国家发改委配套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发改委令第40号)(已废止)
成为我国“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一个纲领性文件。
《暂行规定》和《指导目录》的出台实施,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原国家经贸委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和《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同时废止。
对依据《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执行的有关优惠政策,调整为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目录执行。
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税收政策等执行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依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
相关新闻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以十分严厉的措辞宣告本届政府铁腕治污的决心。
对产业景气度变化极为敏感的资本市场上,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环保产业都会有所表现。代表环保板块的中证环保指数在2012年2月至3月间,最大涨幅超过15%;2013年同期,该指数的最大涨幅接近10%;2014年同期,该指数的最大涨幅约10%;今年2月初以来,该指数的最大涨幅也超过了两位数。
今年,环保产业在政策力度、市场机制改革进度,以及产业并购活跃度等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预期的持续增长周期。环保产业的“克强周期”模式已经开启。
政策、机制全面升级
从政策力度看,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全国碳排放及4项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目标,并提出深入实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和“水十条”)、促进煤炭消费零增长、推广新能源汽车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具体举措。环保的重要性正逐一落实在纸面上。
市场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起,“气十条”已经带来了1.7万亿元的投资;即将出台的“水十条”预计将在全国范围拉动2万亿元的投资规模;今年年底有望出台的“土十条”则将为土壤修复治理产业吸引约10万亿的投资。
从体制机制看,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环境保护的任务也非常艰巨。环保本身是当前和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未来几年环保投资需求非常大。过去三年来全社会的环保投资,每年虽然新增约1000亿元,但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来解决,占比大约在30%~40%之间。环保这个市场还没有完全地打开,还没有带动社会资本进入。
陈吉宁表示,中国正在推动环保服务价格体制改革,以形成合理的项目回报机制;进一步开放市场,推动包括财政部推行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第三方治理等,要推动政府采购服务、排污权交易等环保市场的形成,提高治理效率。
迎接长期上涨逻辑
由于政策和市场机制正在出现根本性变化,环保行业的受关注程度也达到新水平。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华泰证券等机构投资者,近期密集发布看多环保行业的研究报告,对环保产业的中长期趋势表示乐观。国泰君安认为,2015 年乃至“十三五”规划期间,环保板块依然存在巨大投资潜力。银河证券认为,环保行业“政策暖风频吹+行业景气度高+并购活跃+估值压力释放”的长期上涨逻辑未变。

国家产业政策
分享行业的中长期趋势收益,指数化投资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法。广发基金日前发行广发中证环保产业指数基金。该基金以中证环保产业指数为跟踪标的,该指数采用等权重方式编制,涵盖了沪深两市中优秀的100家环保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能够反映沪深两市A股中环保产业相关股票的整体表现。
Wind数据显示,2012年~2015年1月30日,环保产业指数上涨64.25%,年化收益为17.43%;同期上证综指涨幅为45.96%、沪深300涨幅为46.41%、深证100涨幅31.52%。历史统计数据显示,环保产业指数累计表现和年化收益能力,显著优于市场核心指数,体现了市场资金对于环保产业持续看好。值得关注的是,在市场整体陷入熊市的2013年,环保产业指数全年仍取得了31.73%的正收益。